从河南省委迁驻马栏历史事实看其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地位作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6-11 11:06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 】 【打印


今年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成立80周年,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南大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关中分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并长期作为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分区机关驻地,陕西国统区地下党组织工作的指挥中心,发挥了连接边区与国统区红色通道的重要作用,为党和国家锻炼和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有力保卫了边区和延安,为周边省份党的组织发展提供了帮助,成为陕甘宁边区坚强的红色堡垒。特别是1941年底开始,以中共陕西、山西、河南省委迁驻马栏为标志,马栏逐步在中国革命史上扮演了边区“小延安”的重要角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着重从中共河南省委迁驻马栏的历史过程和主要工作,探讨下马栏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一、中共河南省委撤退到马栏始末及主要工作

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极力破坏国共两党建立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关系紧张,国民党开始对中共地下党组织进行大逮捕、大破坏,企图彻底摧毁河南党组织,党内个别不坚定分子,叛变投靠国民党,充当特务,也对河南党组织造成很大威胁。

1941年2月,中共中央为了保存河南的革命力量,决定撤退河南区委以上干部到延安和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区委以下干部和党员作长期隐蔽,以待时机,并暂时停止党组织和党员活动。1941年4月间,中央组织部长陈云指定河南省委负责人之一的王志杰主持河南党的撤干工作。并指示:中央为保存干部,避免发生意外,决定紧急撤退干部。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河南省委、各地委和县委、区委书记以上干部撤往延安、豫皖苏、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在撤退过程中,中共中央派一个警卫排护送王志杰、邵文杰、杜远征等省委负责同志到达当时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所在地,关中分区所属照金镇,负责建立交通线、联络线、接送干部,同时将组织部长危拱之留在延安,负责接收审查干部。其余省委干部由苗树棠等人带领,化妆成小商人贩运土布,经陕西三原到达耀县后,通过国民党层层封锁线,进入边区,到达关中分区马栏镇。据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长的郭晓棠回忆:“撤干工作布置就绪后,我们化装贩土布小商人,在苗树棠带领下,离开豫西,乘火车到陕西三原车站下车,借口到柳林镇赶集卖布,通过了封锁线,到了关中分区驻地马栏镇,在那里见了见到了王志杰、苗化铭等同志。几天后,豫西撤来的干部,陆续进来了近10人,我们就结成一帮,由关中分区出发,于七月初到达延安”。河南省委干部到达延安后,在中央组织部直接领导下继续开展干部撤退及党的工作。时任河南省委书记为张维桢、组织部长危拱之(女)、宣传部长郭晓棠、统战部长王志杰(实际协助书记工作)

1942年2月,中共河南省委领导成员先后撤退到延安,因省委主要领导人和成员变动较大,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对河南省委领导人作出调整,原省委书记张维桢调中央党校学习,王志杰任省委书记,危拱之任组织部长,郭晓棠任宣传部长,苗化铭任秘书长。同月,为了便于出入边区,就近领导河南工作,继续把大批党员干部撤进边区,开展整风学习和干部审查,中共中央随决定河南省委机关由延安迁移到关中分区首府所在地马栏镇办公,前期先派苗化铭、赵天锡、蔡迈轮、申尚志、韩林、王桂五等一部分干部到马栏筹建省委机关。3月3日,中央书记处发出《中央关于检查调查研究决定的通知》,据此,省委成立了由王志杰、危拱之、郭晓棠、蔡迈轮、赵天锡、杨朗樵6人组成的调查研究室,对外称“陕甘宁边区工作团”,王志杰任团长,苗化铭任副团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总结抗战以来河南党的工作及其经验教训。河南省委根据工作需要,将驻马栏省委机关分设为五个科:秘书科(或宣传科)科长蔡迈轮、组织科科长赵天锡、总务科科长张子光、生产科科长郭长夫、交通科科长杜征远、支部书记王正。

从1942年2月河南省委在马栏筹备机关到1943年5月撤离,1年多时间,河南省委在马栏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河南干部的撤退工作,培养和锻炼了大批干部,在河南省委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在马栏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继续撤退干部。在马栏镇期间,河南省委主要任务是就近领导河南干部撤退工作,当时在马栏的河南省委工作人员有赵天锡、段永健、温子印、田生、杨鸿儒等100余余名干部。为做好干部撤退工作,河南省委专门训练了申志远、韩林、柳长波、徐耀三、王桂五五名政治传达员返回河南,传达省委关于河南工作的方针,了解敌我情况,整顿党组织,撤退干部等。1942年,河南省委以陕西省委地下交通线和社会关系为依托,建立地下联络点,由组织科和交通科负责,派遣杜征远等交通人员出入边区,同时临时抽调韩林、申志远、柳长波、朱子光、刘国英、徐耀三、王桂五等一大批县、区委负责干部返回河南各地区执行撤退工作

第二,组织整风学习。1942年夏,河南省委在关中地委党校设立整风学习班,也叫撤退干部训练班,由组织科科长赵天锡兼任训练班党支部书记,负责组织学习整风文件、审查党员干部。省委规定,凡是撤退进马栏来的干部都要组织起来进行整风学习,同时参加整风。1940年4月作为党的七大代表先期到达延安的刘子久等12人及根据中央决定撤退到边区的干部也参加了学习。整风学习内容围绕党中央规定的《整风文献》(共二十二个文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在读书基础上,联系实际,检查个人的思想、工作和历史,写思想自传、反省笔记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肯定正确方面,批判错误方面,分析原因,找出改正方法,在其基础上写思想小结。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参加训练班的干部都有很多收获。结业后,这些干部分别经过关中地委组织部分配,分赴延安中央直属机关、陕甘宁边区政府或留关中分区开展地方工作,以资学习和锻炼

第三,组织登记审查。河南省委进驻马栏后,对凡是国统区撤退进边区的干部都要求到省委组织部进行登记和初步审查,整顿组织,汇报和详细登记地方党组织工作和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每个人都要求写自传,进行审查谈话,后送中央组织部复审,以整顿组织,洗刷不可靠分子,待审查清楚后部分再分配工作。河南省委宣传部还根据毛泽东《关于改造我们的学习》,组织召开河南各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调查会,记录河南情况,使河南的干部学到了很多实际知识,为以后恢复和发展河南党组织,做好河南党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三,开展生产劳动。河南省委在马栏除参加整风学习外,还组织干部自己打窑洞住、开展生产,解决生活难题。在初到马栏筹建省委机关时期,主要任务是打窑洞,除了做饭和搞运输外,其余省委机关干部全部参加,干得热火朝天。另外,还经关中分区专署批转,到赤水县动员了一些民工帮助打窑洞,到1942年底以前,已打窑洞十余孔,基本解决了干部生活住宿问题

1943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河南省委书记王志杰、组织部长危拱之、宣传部长郭晓棠等人回延安汇报工作。4月,部分省委成员进入中央党校一部学习。5月,中央通知,河南省委机关干部,由苗化铭带队撤回延安参加整风审干。从马栏镇回来的省委干部和家属,都被安排在中组部招待所,参加审干和抢救运动。自此,中共河南省委结束在马栏办公。

中共河南省委虽在马栏驻扎一年多时间,但在河南省委历史上却意义重大。通过在马栏大量艰苦卓绝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河南干部的撤退工作,为党保留了一大批干部,同时通过整风审干和大生产运动,锻炼了干部,纯洁了干部队伍,使党员干部形成了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绝大部分同志在政治思想、理论政策水平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从中共河南省委迁驻旬邑马栏看其历史地位作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在中共革命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共河南省委迁驻马栏办公只是关中分区在峥嵘岁月中的一个缩影,同一时期,中共陕西省委也从照金迁驻马栏,据王世泰回忆,中共山西省委也曾迁驻马栏办公,三个省委同在马栏办公,成为中共党史上的绝无仅有的现象。在习仲勋、张德生、汪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关中分区在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统战等方面工作成绩卓著,是名副其实的“小延安”,为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新中国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马栏是关中和陕西国统区革命中枢。1937年春陕甘宁边区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迁驻旬邑马家堡开始,到1941年陕西省委、关中分委机关分别迁驻马栏,马栏长期作为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地委机关驻地,是陕西国统区地下党组织一切工作的策源地和指挥中心。直至1949年5月各机关迁离马栏,马栏作为关中分区和陕西地下党组织革命指挥中心近十个春秋。特别是1943年1月,中共关中地委成立后,派联络员赴国统区澄城、渭南、三原、同官等县长期潜伏从事地下工作,建立地下中共联络点(情报站)100余处。关中分区通过交通站点线面建设及应用,形成了马栏连接关中和陕南各县的地下交通网络,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重大任务。1946年1月,中共陕西省工作委员会在马栏成立,汪锋、赵伯平先后任工委书记,不断向陕西国统区和各县派出干部,秘密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组建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同一时期,先后在马栏成立了中共路东工委、西府工委等中共组织,领导关中分区各县的革命斗争。可见,马栏作为陕西革命的大本营,在陕西革命胜利和人民解放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马栏是连通边区与国统区的红色通道。马栏所在关中分区东临咸榆路,西接西兰路,南接素有“八百里秦川”的大关中,近陇海铁路,北靠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东、西、南三面同国民党统治区接壤,距西安仅100多华里,像一把楔子,直插入国民党核心统治区域。正是由于马栏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在关中分区的领导和建设下,成为连接边区与国统区的红色通道。多次成功护送中央领导、知名民主人士顺利进入边区,有力地帮助了数以万计的将士顺利奔赴抗日前线,无数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顺利通过马栏奔赴延安。1942年至1943年,河南干部撤退及省委迁驻马栏过程中,马栏红色交通线和地下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年中原突围过程中,李先念、郑位三、陈少秋等曾在马栏驻足休养并经关中分区护送顺利到达延安。同年中共关中地下交通线成功营救并在马栏救治李敷仁的行动,得到了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高度称赞。在整个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关中分区利用马栏地理位置优势,加强红色通道建设,充分发挥了南大门的优势作用,为边区的各项发展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马栏是锻炼培养革命干部的红色熔炉。革命战争时期,马栏地区是培养革命英才的摇篮,先后有陕北公学、鲁迅师范、抗日荣誉军人学校、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4所革命院校在此办学,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其中,1938年冬,陕公分校就动员第一批1000多名学员到晋东南抗日前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关中师范)也曾设立地干部,专门培养地区干部,后与关中地委党校合并,成为培养党员干部的专门学校。除此之外,马栏作为边区干部教育的中心之一,在革命干部教育和培养锻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中分区先后在马栏设立了干部训练班、整风训练班、教导团等,作为临时培养干部的学校,承担了大量为各地干部的培训任务。1942年,河南省委在关中地委党校举办撤退干部训练班,为河南教育培养干部。1943年,巩德芳、谈国帆、赵伯经、王廷兰等中共党员,先后各率一批地下中共党员和地方武装骨干,从商洛、临潼、西府等地来到马栏,接受学习锻炼,后回到各地,为陕西党组织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1944年1月,中共关中地委成立教导团,组织学员学习政治理论,进行军事训练,开展大生产遇到,使学员受到全面锻炼。1945年春,国民党三十八军在中原会战中受创,军内中共党员何征、薛高涛、李学白、王礼等和非中共干部、进步知识分子等100余人来到关中分区,由关中分区负责培训,将其编入干训队,与关中分区党政机关及教导团所抽干部学员一道学习集训,培训结束后多数学员被派往国统区西北各省和河南、四川等地,建立秘密军事据点100多个,中共组织和革命人才队伍更加壮大。

(四)马栏是抗战稳固后方和保卫边区的坚强红色堡垒。抗战时期,马栏地区是八路军前线兵员和物资重要补给区。为八路军前线部队输送了大量兵员和钱、粮等物资。1937年7月下旬,关中特委从关中部队和游击队中精挑细选500多名政治和军事素质过硬的红军和游击队员补充到富平县红二方面军(后改为八路军120师),1938年旬邑八路军办事处为抗战前线部队补充兵源300余人。作为抗战稳固后方,关中分区收容和妥善安置了大量日占区难民,仅1943年就安置移难民4000户1.2万余人,关中中分区开展的安置移难民运动,使广大日占区难民在边区安居乐业,恢复生产,巩固发展了边区经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从关中分区东、西、南三面对陕甘宁边区开展军事磨擦,蓄意制造了“土桥事件”“旬邑事件”等磨擦事件,拉开了国共磨擦的序幕。据统计,1939年11月至1940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关中分区制造的磨擦就有64起,在陕甘宁边区党委的领导和八路军留守兵团支持下,关中分区为维护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大局,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实行有限度的自卫反击,阻止了国民党蓄意已久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维护了来之不易的国共合作抗日大局,成为保卫了党中央。(作者为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晓军、征编组组长李小涛)


上一篇:关中分区——抗日战争中坚强的红色堡垒
下一篇:时不我待勇担当 只争朝夕敢作为——浅谈如何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史工作
主办单位: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电话、传真:029-34420812 地址:旬邑县中山街 邮编:711300
版权所有: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陕ICP备2022009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