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第二师范在旬邑的风雨历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1 11:07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 】 【打印


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到更名为关中师范、联合中学,始终是一所既培养师资又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为革命培养了既经得起战争又经得起和平建设考验的人才。

1939年5月“旬邑事件”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以“关中分区是顽固派经常闹磨擦的地区,没有办学所需的和平环境和条件,师生的安全缺乏保障”为由,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师范迁出旬邑,关中分区出现了学生升学难、教师培养难的两难局面。

为适应关中分区文教事业发展要求和解决师资匮乏问题。习仲勋主持创建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简称“二师”)。校址初设在旬邑县马家堡西沟畔“鲁师”旧址,于1940年3月正式开学,习仲勋亲自兼任校长。建校之初,二师坚持“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办学方针,继承原鲁师300余册旧图书、1架风琴、1台压面机、3副门扇、40条凳子、3口饭锅、3块黑板校产搬入校址,利用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所拨700元筹建费新置15张桌、100个凳及一些灶具,搭起了学校骨架。

由于国民党的封锁、磨擦,围困和驱赶,学校经费严重不足、教学物质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粉笔,师生们用木炭、白黏土做;没笔墨纸张,用桦树皮钉本子,用弹壳和木棍制成蘸水笔,用熏烟制成墨水,“特别班”用石板和沙盘练字;没有教室,在大树底下、露天上课;没有桌椅,大腿当课桌;没算盘,用核桃制成算盘珠;没钟表,石日晷代替或燃香计时;一些女生的生活品,用猪鬃制成牙刷,用食盐代替牙膏。当时有一句顺口形象的形容二师的办学状况:“庙宇是学校,大地是课堂,借日月星光,读大块文章。”

为了解决现实困难,二师每迁一地,学生都要自己动手打窑洞,建校园,解决衣、食、住、教问题。夏天,学生穿的拖鞋是自己用斧子把木头片成鞋样,在石头上磨光,两边钉上带子做成的鞋子。学校一般每学期停课两个月“上山砍柴”,每个班有砍柴组和掂柴组,每天每人掂四次来往路程60多里,每天掂多少要过称。同时还要从山上砍些细而直的杂木杆子,用草绳编织成排,上边铺上草。每天砍的柴不仅用于烧锅,还要做自制的“弹簧床”。冬天窑里寒气逼人,穿的衣薄,前胸暖了后背寒,不少同学手肢冻肿,平时吃的饭就是黄米干饭(俗称小米杠子),但没有一个学生叫苦。

1947年8月,在学校的第三次大转移中,连续行军7天7夜,艰难跋涉,行程800多里,人带的干粮、驮队驮的小米,一天一天吃光,加之敌情紧张,大部分走的是羊肠小道,山大沟深,人烟稀少,根本无法筹粮。沿路没有水,大家一旦碰到涝池或路边污水,急忙上前,用手捧起往嘴里送。7天7夜,大部分学生两条腿像铸了铅一样重,走路东倒西歪,有的走着走着人靠在骡子身上,人和骡子都进入了梦乡。不可思议的是,牲口和人一样都学会了边走边睡。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师生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既克服了困难,又学得了文化知识,还锻炼了革命意志。

二师在战火中成长,它的办学历程是坎坷、曲折、艰苦而光荣的。在经受国民党不断制造军事磨擦、实行军事封锁的紧张革命形势下,始终坚持“敌来我走,敌走我办,边走边办”的方针,办学10年,6次搬迁,7次建校,历经千难万险,足迹踏遍陕甘晋3省11县,为党政机关和文化教育第一线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二师校歌里传唱的:“当日寇的炮火响在黄河边,当将士们战斗在前线,要艰苦的学习,艰苦的锻炼!才有健康的乳汁去哺育孩子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明天。”

原第二师范校长刘端棻在后来回忆二师创办历程时谈到:“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关中师范)校史是一部战时教育史。当然,今天的历史时代不同了,但关中师范那种在战斗中勇于艰苦创业的精神去教育青年一代是永远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习仲勋同志后来亲自为二师题词“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到更名为关中师范、联合中学,始终是一所既培养师资又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为革命培养了既经得起战争又经得起和平建设考验的人才。”


上一篇:河南省委在马栏
下一篇:马栏:西北第一支主力红军在这里诞生
主办单位: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电话、传真:029-34420812 地址:旬邑县中山街 邮编:711300
版权所有: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陕ICP备2022009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