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华:1944—1945年间关中分区救济述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05 16:11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 】 【打印

【内容提要】1944年以来,关中分区专署遭受水、霜、雹及风灾等。由于夏麦歉收,秋苗缺雨,影响粮价暴涨,难民增多。为了救济灾民,关中分区十分重视防旱备荒工作,传达和动员布置防旱备荒,建立义仓,救济难民。并针对救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关中分区加强了宣传工作,把防旱备荒的紧急任务提到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明确了具体应对措施,最终度过了灾荒。

【关键词】关中分区  抗日战争后期灾情救灾

一、灾情概括

1944年夏秋季,关中遭受雹灾、水灾、霜灾、风灾等。分述如下:

遭受雹灾的计有赤水、中心区、新宁三地。6月19日赤水遭受雹灾,该县三、四、五区的麦苗皆或轻或重受了雹灾,五、六区乡和三区最重,计三区打得重的有2100百亩,每亩少收二斗,减收420石,轻的有6000亩,每亩少收二升,计减收120石。五区六乡被打得无一粒收成者有140亩,减收80者270亩,减收50者250亩,减收30%者4510亩,如以每亩地收粮四斗计,该乡即减收麦733石六斗。新宁一区的一、二、六乡及二区三乡的六个自然村,亦于6月中旬遭受雹灾,一区一、二,六乡的麦子减收3升至5升,二区六个自然村的每亩约减收一斗,同时蔓豆茬等也都打坏了,中心区先于五、六月间在二区一乡三区二乡下过两次雹雨,虽然厉害,但因秋苗太小,尚无妨害。7月4日下午,三区一乡及一区独立行政村又受雹灾,下有半小时冰雹,大者如鸡蛋,受灾重者40户,共地1021亩,共受雹灾面积1933亩,其中完全无收成者有175五亩。

水灾:遭受水灾的主要是中心区及新宁两区,中心区共水推地511亩,其中稻田占310亩,完全被淹没者3亩,冲倒了的55亩,其余轻者,得可减少一半收获。新宁尚未报来。    .

霜灾:关中各地降霜特别早,山地的荞麦多无或少有收成。其他秋苗如包谷糜子谷等也减少收成不少,螈地受害较小。据中心区报告,该区早荞麦还多少有点收成,迟种的只能收些秕皮,早种早锄的包谷还收九成,迟的还收不到七成;糜谷早的还不要紧,迟的也减收对半。棉花部分被杀死,其余只有些青圪塔。新宁靠山近的川沟地方也受灾甚重,如二区一乡平道川的鲁子敬家种包谷25亩,未下霜前估计能打12石五斗,霜杀之后,能减少一半收成。一区正宁县川,于家川、九龙川及各小拐沟,二区乎道川,三区湘洛川,四区靠山近的各小川口皆受了霜灾。

风灾:在六月半间虽大风加白雨,麦子未能熟好,减少收成很大。每亩少收五升至一斗。一些麦长的高和厚的多被吹倒。

旱灾:关中各县入春以来,4月9日及18日各下小雨一时,胶湿地皮,至5月19日才下雨,除新宁和赤水五区一带下有一犁深外,其他各地则大小不一,25日除阳坡头下了几分雨,别地均未下。本月9日至11日断续了3天,平均约有二寸两(赤水四区下有四寸,别处约三寸),且下的地区也较普遍。这种情况对秋苗多少获得帮助,但影响夏麦的歉收已成定局,淳耀麦子阴照金区较好平均可收二斗(山地麦少),别区均在一斗左右,新正、新宁、赤水各县平均在一斗半上下。至于因麦太坏,而翻种秋的地亩,据统计共27440亩。至于秋苗据各县零星反映,除糜子外大部出饬,且有些下湿川地包谷长得还算不坏(如马栏区包谷,比去年还好,头遍草已经锄过,现在有些地方开始锄二遍草),惟新正糠上有些谷苗发现虫咬,至于棉苗根据片面的材料亦不大好。

由于夏麦歉收,秋苗缺雨,影响粮价暴涨,柳林小麦5月上旬每斗一千四、五百元(法币),到6月上涨至2700元,马栏小麦最高涨至3千元,长舌头涨到2500元,铁王涨到1800元,后来各地平均价在2000元以上。其他秋粮价也有类似的比率上涨,伹总不及麦价上涨之猛。由于过去存在浪费现象,以至出现了若干群众缺粮的现象。如中心区二区一乡一个群众去年收获50余石粮,变卖了30石,现在就没粮吃。如陈青桂一人暍酒换去两石粮,现仅四、五斗,一家五口能维持一个月。淳耀五区严险村20多户现半数缺粮。

到了1945年初,西北春雨缺乏,各地棉花出苗很少,麦苗枯死很多,夏收恐无望,如半月内再不下雨,则除谷子荞麦及一些蔬菜外,大部秋地均已过下种的时期,灾荒已严重的威胁着边区。 至于粮价暴涨的原因,除夏麦歉收及偷粮出境当时未给严禁止外,有些机关和商店如贸易公司、关中商店、地委、保安处等购存粮食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动员群众防灾备荒

 1945年5月,西北局发布《关于防旱备荒的紧急指示》,要求把防旱备荒造成广泛的群众运动。指示指出:这是直接关系到全边区150余万军民生命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不急起注意,甚至熟视无睹,那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就是严重的政治上的错误,将会招致无法补偿的损失。” 要求全边区党政军民均应把防旱备荒的紧急任务提到工作中的首要地位。

   (一) 边区党政关于防灾备荒的指示

   西北局发布指示紧急动员防旱备荒,要求多种蔬菜及小日月庄稼,兴修小型水利,搜集野菜糠麸,厉行节约,把防旱备荒造成广泛的群众运动。 防旱备荒的方针就是依靠广大的人民及部队机关学校全体人员,大家想办法,大家动手。首先经过党的会议、干部会议、劳动英雄的会议,变工队、札工队的会议,一揽子会,村民大会等去进行深入的动员,号召各家产、各部队、各机关学校均根据过去陕北人民防灾备荒的经验及目前的实际情形,作出自己的备荒计划,采取各种有效的具体办法,如多种南瓜、萝卜蔬菜,准备下雨时多种小日月的糜谷,采集和保存一切可供食用的野菜(苦菜、田苣、苜蓿芽等),谷糠、麦夫、绵蓬籽、榆树皮等。尤其重要的是动员所有男女老少,变工合作,打井筑坝,兴修小块水地,利用一切器具,挑水灌溉。同时,要求各机关部队学校及群众均应立即厉行节约,号召大家节衣缩食,反对浪费,严禁粮食出境及蒸洒,熬糖、推粉等糟踏粮食的现象,以便储蓄必要的粮食,渡过灾荒。

  1945年6月18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加紧备荒》,自从上月中旬西北局发布防旱备荒的紧急指示以来,边区各地已经掀起了防旱备荒的运动,获得了初步的成绩。

在防旱备荒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备荒运动还不够普遍、不够深入,远远落后于客观情况的需要。有些地方的部分老百姓,因为过去对于灾荒的麻痹,或者准备得不切实,最近发生了恐慌,求神拜佛,企图侥幸,这当然是无济于事的。这种缺点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些干部对于严重的灾荒威胁,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备荒的重要性和办法,缺少充分的宣传。因此,应当首先看一看:目前灾荒的威胁究竞严重到什么程度? 芒种已经过了很久,转眼就到夏至,但边区大部分地区至今未降普雨,目前虽有个别地方落雨,但旱象仍未减轻,……即令今后一直是风调雨顺,边区的年成已经跌了一半;如果旱象继续下去,那么连一半的年成亦将难保,甚至秋田棉田有全部损失的可能。灾荒正在降临到我们的头上,这已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我们必须清醒的正视这一现实,扫除任何熟视无睹的麻痹现象,抓紧时间,发动广大群众,对灾荒作坚决的斗争。

   在严重的灾荒威胁前面,在群众中间页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态度是把希望寄托在没有把握的因素上面,因而采取等待、观望和侥幸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漠视人民利益,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应当了解这种态度是很不好的,而引以为戒。第二种态度则是正确的态度,是把希望寄托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面,寄托在广大群众的力量上面,放手发动群众,领导群众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按这种态度办事,就可以造成有力的群众备荒运动。这种态度是真正关心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为着领导,要有预见的态度。这种正确的态度,才是我们党政军民各级干部所应采取的态度。

   战胜灾荒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边区150万军民,男女老少大家动手,用自己的劳动,有计划地增产粮食和蔬菜。每一个乡村,每一个部队、机关、学校,每一个单位,都要订出备荒计划,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并发动广泛的群众竞赛。备荒工作是一件异常坚巨复杂的工作,要把一般的号召变成具体的行动,需要我们极大的努力。任何粗枝大叶和空口叫喊的作风,都是行不通的。除了增产以外,我们还必须组织群众厉行节约,提倡节衣缩食,反对各种浪费,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珍惜和节省粮食,储存洋芋、糠,莱等食品,彻底清理仓库、草站,严格遵守政府严禁粮食出口、严禁用粮食蒸洒熬糖的命令。

备荒运动的成功关键,首先在于各级干部思想的清醒,认识清楚目前灾荒威胁的严重性,高度发扬对人民负责,与人民共艰苦的精神,不把希望寄托在不可靠的幻想上面,而要把希望寄托在坚实可靠的群众的和物质的基础上面。组织群众克服灾荒,是争取胜利的必要条件。过去太行等解放区进行救灾,灭蝗、治水运动,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证明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有组织的群众力量,不仅能够对敌寇,而且能对自然进行有效的斗争。我们陕甘宁边区一百五十万军民,应当很好的学习太行等解放区的宝贵经验,紧急动员起来,以达到战胜灾荒的目的。

二、宣传动员工作取得了实效

关中分区的传达和动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防旱备荒问题在4月下旬分区已初步提出,4月29日专署召开座谈会,随即号召部队机关和群众注意节约防旱备荒,5月8日专署第二次召开座谈会,决定严禁烧酒禁粮出口,防止军民糟踏粮食(如客饭制度乱及以粮食喂猪等),及积极发展纺织,以减少用粮换布穿的现象)。由于荒旱的严重性,这一号召和决定未被一般干部、特别是一般群众所认识,大部还停留在领导机关,而没有当作目前重要问题之一夹注意执行。到5月18日接到西北局、边区政府关于防旱备荒紧急指示时,荒旱景象渐趋严重,分区随于20日讨论该指示。针对分区目前具体情况,另写一指示发给各县,并于两天内先后派出干部出发各县传达和帮助这一工作。此后,根据派出各县干部返回会亡汇)报及各县零所[星)反映的材料,除赤水干部和群众有较好的认识与积极性外,其余各地对于防旱景象仍有不少的麻木现象存在。因此,地委又于6月7日发出第二次紧急指示,着重指出对荒旱严重性而熟视乇睹,对人民不负责的错误思想,并第二次先后派干部出发各地进行督促检查工作。

   地委指示到达各县,经各县讨论后,分别采用如下各种方式向下传达。5月24日赤水,区书、区长联席会议讨论这一工作后,他们回去亦分别召开乡长联席会议传达,同时县上亦派干部到各区协助这一工作之进行,在乡上除召开积极分子会议外,还召开老年人会议与教育会议,在村上照例召开村民男女会议进行深入的动员。新宁首先是召开县区党政军民学干部动员会,县上亦派干部到各区帮助工作,然后召开乡一揽予会、村民大会(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动员,其他各县采取方式大致相同。至于动员宣传方式采取了以下方式:

   第一,除一般的劳动英雄、乡村积极分子进行宣传外,利用曾经过年馑、身临其境的老年人,以过去具体的事实作宣传动员,收效较大。例如赤水三区一乡西沟村梁老五,是曾经经过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馑的,他在该村民大会上,在赞扬边区生产政策后说:“毛主席跟前有能人哩!说啥就是啥,前两三年公家叫百姓开荒作农户计划,做到耕二余一,他们对遭年馑不是今天早就看到了……,他号召大家听公家的话,是不会错的。 接着说:“光绪二十六年,西沟张耀儒一家十口,种地五十多亩,在那年年馑开始就节省不吃馍,后来天还旱得不很利害,就开始喝稀的,就这样渡过了难关,且还有余的糠面,后来买了五十多亩地。另外赵家、王家就是大吃大喝,后夹没啥吃,把全家都饿死了,只丢下一个疰,幸亏婆娘把他带到山外,才把娃救活了”。经他这样宣传后,到会的人特别是没有受过这苦难的年轻人大受感动。二区三乡古城村民大会上白忠信的父亲说:“光绪二十六年年馋,真是人吃人……。现在的三区二乡郝家村郑祥云、郑于马二人杀的吃了几个人,把自己两个女人都杀的吃了,还抱自己两个娃都杀的吃了,……我有一天从他门上过路走,看见他们两个拿的生肉吃,脸很黄眼睛又大又深,瞪着看我,我实在害怕他们来要拉我,我就在门外骂着说:你来,我把你一棍打死哩,才把他们禁注了,可是我刚走过门,他们两个就杀追我来了,我用棍把一个打爬下了,那一个不敢来了,我才算跑了……”,此时他很难受又很沉痛的说: “我也吃过人肉,二十六年刘家西沟开着一个杀坊,我去称牛肉,结果称回来人肉,在吃寸发现人的指甲……”,他讲毕后,到会男女没有一个不受感动。都感年馑到来的可怕。例如当时李瓜五的女人说:“你把我男人叫来,说的给他听一下……叫他再不要当二流子了"。再如该二区白宙村开妇女会寸,老年男女都讲了话,罗福汉他爸说,他在二十六年吃麦衣子,榆树皮和荞麦花,吃了人发肿,且急忙屙不下。他妈接着说:“ 吃榆树皮,包谷心心都是小亭,还有把娃卖的吃了的”。一提起卖娃事情,另一个老太婆罗述凯他妈情不自禁掉下泪来,此时全场表现沉寂,大家注视她说,“说啥哩?……” 呜咽地接着说:“二十六年我把娃卖到底下,卖的吃了,现在娃每年上来看我,娃不是我的娃了,现在一些年轻人还不知遭年馑的可怕,在光绪二十六年我还小哩。把我引到口子头店里,卖了。在店里住着买人的人,远看你有没有病,还要叫你路上走起来好不好看,想起来真是难过死人哩! ”  这种方法在赤水、新宁的防旱备荒的宣传动员上,使用较普遍,收效较大。

第二,利用河南难民或其他地区移来、遭年馑移来的难民,将他们遭年馑的真情实况作宣传动员,一般的收效亦大。如赤水二区三乡寇家村开村民大会,有许多人讲了他们在光绪二十六年年馑的经过,当时有些年轻人还发笑,立即引起李来保女人(河南人)发言:“你们没有经过难过哩!我们河南遭年馑时,真是人吃人,狗吃狗,谁有力量就把谁吃了……”刘木匠也是该乡南村人,刚从河南移来的难民,他讲了自己在河南受的苦难说:“咱公家对老百姓真好,叫百姓赶快防旱备荒,你们还不动手砍苜蓿、准备粮食,年馑来了吃啥也没有,我们河南人都准备好几年的粮食,我家已晒好许多苦菜,·不信你们到我窑里去看……”。

第三,利用学校暑假学生回家宣传,集市人群中号召,以及黑板报经常披露防旱备荒的消息,这方法在各地比较普遍采用。

1945年5月23日,分区派专人携地委防旱备荒指示,驰赴各县传达,各县当即讨论布置。赤水县四日即布置到各村,他们普遍召开了村民大会,邀请经过年馑的老年人讲话,具体宣传备荒意义。发现妇女在厉行家庭节约中的特殊作用后,当即指示各地,单独召开妇女会,讨论节约办法。同时指示各区注意调解大家庭纠纷,以达到全家和睦,省吃俭用,渡过荒年。新正县长县书利用古历四月十九日的长舌头集市宣传,并号召紧急防旱备荒。淳耀县为保证备荒工作胜利完成,规定区向县半月汇报一次,县上半月研究一次,县各部、科分工具体指导。

关于防旱备荒办法,各县初步讨论后,补充地委专署的指示,提出三点办法:第一种办法:新正指示各区把荒了的熟地动员群众尽可能种上,或以村种成义田,已种的秋田和棉花苗没出齐的,可补种豆类或蔬菜。淳、赤指示,棉田古历四月二十日前后不出苗者,经政府允许后可揭去,另种小日月庄稼。赤水决定在收麦前保证锄完谷子高梁的第一遍草,说服群众不去赶麦场,加紧组织劳动力锄草。第二种办法:因麦子欠收,淳耀将召开乡农会,讨论夏租减缴或免缴办法,今年禁止拾麦,并严防偷麦等现象发生,县府通过决定,防止农村支粮,放账等高利贷剥削。第三种办法:动员一切劳动力采集代食品,淳耀并将宣传与组织和尚道士居士参加生产。

关于保护现有粮食的问题。各县均重申禁粮出口命令。新正县出了挡粮布告,一、二区边境乡成立缉私小组。淳耀规定邻区驮盐脚户不得带粮出境,并规定边区内粮食自由买卖,但严禁囤积居奇。赤水并提倡在村民会上订出挡粮公约。

   关于节约方面。劝止敬神祈雨等浪费现象,提倡割野草喂猪喂羊,节约粮食。在各地推行防旱备荒工作时,一股群众发生下 列错误观念:淳耀群众说;“这里是米粮山”,“秋麦见苗收一半”,“大旱三十年受罪七、八天”;中心区新正山地群众说:“大旱收山,雨多收川”等等。如果不把这些错误观念打破,防灾备荒工作就难深入展开。

   防灾备荒运动已在分区各机关、学校,部队展开。每天晚饭后,马栏河两岸机关人员都忙着担水、浇种蔬菜。分区政治部农场抽出四人专浇菜地。专署组织了临时生产突击组,种洋芋、南瓜,地委每人都栽种了五窝南瓜。税务局将余下的洋芋切成片晒干。各机关大灶肉食一律减少了半斤到一斤,粮减为一斤小米。专署为了保证够吃,已开始自己磨面,关中师范从五月底起,各班轮流于课外挖野菜,并发动竞赛,四班9个学生第一天就挖了60斤,够全校吃两顿。税务局因为挖吃野菜15个人一顿饭就省了4斤面。贸易公司并作出防灾备荒决定,指示各支公司要避免日常业务中的浪费与损失。警卫连开始将锅巴煮进稀饭里,这样每顿可节省8斤米,通讯连用豆渣来抄莱或蒸包子吃。供给部的粉房业已停办。各单位的仓库都在检查凉窑晒粮食。此外,专署已将分区党政机关供给标准适当降低。

  关中各县民众普遍建立义仓,将所收的租子统归义仓,不但救济了贫民,还调剂了耕地缺乏的农户。各县所有耕好的义田,均按时下种。成立较晚的村庄,他们一面开荒,一面下种。后殿村的群众曾惋惜地说;“今年动手迟了,开下的义田不多,明年一定要好好的来一下”。

   义仓的计划虽完成了,可是各县还可利用农闲抽出时间,在有荒地的地方可大量的开,在没荒地的地方可以采取集粮的办法,这有节约的实际意义。另如有地无人种归义仓,但不是没收,有人可归原主。古坟在群众自愿原则下,可开了归义仓,但新坟不能开,这点在新宁作的很有成绩。惟个别群众对政府怀疑,恐自己不开怕政府要开的心理多少还存在着,尚未完全克服掉。

   赤水冯云鹏乡增办义仓,发展纺织,粮食信用社借粮给新户。赤水三区四乡——冯云鹏乡是该县安置移难民最多的一个乡。三年来,这里新建的移民村共有埂峻、坟湾、孟家湾等11个,共居住着新户117家,计400多人。他们被安置后,享受着各种优待,包括土地、工具、粮食等,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光景都过美了。现共有耕地6千多亩,近半数人家已置有耕牛。在人强地足的基础上,已普遍展开义仓运动。

   1944年冯云鹏创办的“粮食信用合作社”,已成为防灾备荒及安置新来移难民的有效组织。该合作社现存有各样粮食37石,是在大家自愿原则下入股的,入股者按年利约25%分红,借粮者以30%纳利。它们现已借给新安置移难民及新户调剂粮十数石。 淳耀二区七乡建立救济仓:淳耀二区七乡在区、乡长协助下,已建立起救济仓3处,积粮5石多。选出热心有办法的老年人分别管理,妥加保存。积粮的花名册,等年饥度过后保证还粮。并商定在年饥大时,决不救济那些好吃懒做或到现在仍不从事节约的家庭。尚未建立救济仓的地方的群众亦在广泛酝酿。某村群众储茂金说:“这是救大家命的好事,我要每天给牲口减料一升,连人节省下的粮食一满入到仓里。

                         

三、优待帮助四千户移民、难民

   关中各级政府非常周到地优待移、难民。新到的移、难民,各级政府除临时招待膳食,解决移难民的住宿问题外,并先后拨出救济粮1500石,农贷180余万(计赤水42万,淳耀37万,新宁36万元,新正32万,东区30万),帮助移难民解决农具、籽种、吃粮等问题。赤水县政府帮助难民打了300把镢头,并给河南难民妇女贷5万元作纺车。赤水合作社向移难民贷放棉花5百斤,代募粮60余石,借粮350石。新宁各级政府,凡移难民初到,一律请吃一顿饭,并发动老户分别招待食宿。某移难民非常感动说:“真是出门三步远,另是一层天1边区政府和人民给移难民的好处,我们是一辈子不会忘记的。”  

   据淳耀县委宣传部长师源报导,本县春耕期间,关于调剂粮食工作,颇具成效,按今春全县安置移民700余户(仍继续安置中),多系河南难民,他们最感困难的是缺乏食粮,而部分老户,去年欠收,亦需要调剂,故政府对此项工作甚为重视。自上月中旬至本月初以来,计政府已拨借救济粮602石,由政府动员有粮群众调剂了248.8石,总共868.8石。其中调剂给移民者占9%。由于食粮问题得到解决,更保证了本县开荒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小满以前,关中分区来了4千户—12000人。他们传颂着这样的话:“八路军真好、爱劳动人,不爱流光蛋”。“要是没有八路军,咱们就是活不成了”。有的还说:“八路军比咱的亲生父母还好!”,“见了公家人就好象见了自家人一样”。有位五、六十岁的老婆婆感动的说:“我死了也要把八路军的好处告诉阎王爷”。这些被灾受难的同胞自逃到了边区,就有吃,有住,有了土地和工具,过着真正民主自由的生活。这种没有预料到的大改变,就自然地使他们感激。

如何安置这4千户、1.2万人呢,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论住所,至少需要4千个以上,论粮食也要3千多石,还要有4千把以上的镢头、几万亩生荒与熟地,才能使他们安居乐业.这个巨大的物资需要,关中的党政和人民是怎样解决的呢?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做法:

粮食方面:劝募救济粮食500多石,人民以低利借出了900多石,仓库借出了1400多石,总计3000石,移民吃到夏收。

住所方面:把“回回乱”时遗留的破窑加以修理,新修了很多窑洞草棚,仅新宁一、四区,就修了174孔窑洞,赤水新打窑洞60孔,淳耀搭了60多间草棚。这些窑洞草棚的修理,全由老户负责。政府关于这些老户,免去一部分义务负担(如运输粮、送草、送柴等),赤水还采取了还工办法。既照顾到新户又照顾到了老户,特别是有些移民和老户有亲属关系,老户就自动让出一部分住所,还有一部分是由政府向老户劝让的;经过这些方法得到的住所,至少在4000个以上,保证了每产至少有一处住室。

土地方面:由于新老户杂居,熟地或系老户让出伙种、或由老户租给,仅东区一,三区就让出熟地1404亩,新正二区让出243亩。经过土地革命地区的荒地都是公地,任凭移民开垦,谁开的地权归谁,并发给土地所有证。在未经土地革命地区,以文约确定地权,凡属私地移民却有权使用土地,并发给土地使用证。

   镢头:350万的农贷,除过50万的青苗贷款,65%放给移民去买镢头。在淳耀还想了一个很好的调剂办法,就是移民把农贷借给老户驮盐,老户把镢头借给移民开荒,解决了双方的困难。

    关中的党和政府,领导着10多万个关中人民,安置了1.2万多个同胞的生活,解决了那样巨大的物资需要。在这个工作中,产生了千百个优秀的移民工作者,更产生了冯云鹏式的移民英雄。在优待移民工作中,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特别是在开始,由于某些同志思想中存在着自由主义,“想吃现成饭”的毛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潦草塞责、马马虎虎的现象。从高干会决议在各县传达以后,一些同志的思想和作风开始有了转变,特别是在移民工作中期,移民已经成为广泛的群众运动,错误的思想和作风就逐渐消失了。

作者:高中华,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室主任



上一篇:张俊彪: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试谈马栏精神
下一篇:学习时报:习仲勋创办《关中报》始末及经验
主办单位: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电话、传真:029-34420812 地址:旬邑县中山街 邮编:711300
版权所有: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陕ICP备2022009148号-1